OSI七層模型從下到上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1)物理層:定義了為建立、維護和拆除物理鏈路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guī)程的特性,其作用是使原始的數據比特流能在物理媒體上
傳輸。
(2)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比特流服務的基礎上,建立相鄰結點之間的數據鏈路,通過差錯控制提供數據幀(Frame)在信道上無差錯的傳輸,并完成各電路上的動作序列。
(3)網絡層:在計算機網絡中進行通信的兩臺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絡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確保數據及時傳送。
(4)傳輸層:是兩臺計算機經過網絡進行數據通信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沖作用。當網絡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絡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
(5)會話層:其主要功能是組織和同步不同的主機上各種進程間的通信(也稱為對話)。會話層負責在兩個會話層實體之間進行對話連接的建立和拆除。
(6)表示層:為上層用戶提供共同的數據或信息的語法表示和變換。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應用層:是開放系統(tǒng)互連環(huán)境的最高層,為操作系統(tǒng)或網絡各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絡服務的接口。應用層協(xié)議包 L括:Telnet、FTP、HTTP、SNMP等。